尚书的相关成语

共 220 个成语_仅随机展示40条

描写尚书的成语有【民惟邦本】【东渐西被】【作威作福】【前徒倒戈】【四海困穷】【腐索奔马】【遏密八音】【遗大投艰】【一人元良】【元恶大憝】【义刑义杀】【不矜不伐】【无疆之休】【休休有容】【不可向迩】【允恭克让】【放牛归马】【多历年所】【独夫民贼】【贻厥孙谋】【和衷共济】【心膂股肱】【罚弗及嗣】【三占从二】【孜孜不倦】【裂土分茅】【令出惟行】【诗以言志】【至再至三】【克俭克勤】【彝伦攸斁】【垂拱之化】【懋迁有无】【反戈相向】【反道败德】【酣歌恒舞】【诪张为幻】【股肱心膂】【杀人越货】【弥留之际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尚书相关成语

民惟邦本

mín wéi bāng běn

人民是立国之本。出自《尚书・五子之歌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劝诫统治者。惟:乃,是;邦:国家。人民是立国之本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五子之歌》:“皇祖有训,民可

详细解释

东渐西被

dōng jiàn xī bèi

向东浸渍,向西覆盖。指范围逐渐扩大。出自《尚书・禹贡》:东渐于海,西被于流沙,朔南暨声教,讫于四海。渐:浸渍;被:覆盖。向东浸渍,向西覆盖。指范围逐渐扩大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禹贡》:

详细解释

作威作福

zuò wēi zuò fú

原指国君专行赏罚;独揽威权。现形容耀武扬威;横行霸道。出自《尚书・洪范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作威:横行霸道;作福:奢侈享乐。原指国君专行赏罚;独揽威

详细解释

前徒倒戈

qián tú dǎo gē

前面的部队投降敌方,反过来打自己人。出自《尚书・武成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前面的部队投降敌方,反过来打自己人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武成》:“前徒倒戈,

详细解释

四海困穷

sì hǎi kùn qióng

天下的人民困苦贫穷。出自《尚书・大禹漠》:四海困穷,天禄永终。天下的人民困苦贫穷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大禹漠》:四海困穷,天禄永终。例子:《金史陈规传》:汉文帝承秦、项战争之后,~,天

详细解释

腐索奔马

fǔ suǒ bēn mǎ

用腐朽的绳索驾驭奔跑的烈马。比喻形势十分艰险危急。出自《尚书・五子之歌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比喻句。腐:腐烂。用腐朽的绳索驾驭奔跑的烈马。比喻形势十分艰险危急

详细解释

遏密八音

è mì bā yīn

各种乐器停止演奏,乐声寂静。旧指皇帝死后停乐举哀。后也用以形容国家元首之死。出自《尚书・舜曲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形容国家元首之死。遏:阻止;密:寂静。各种乐器停止

详细解释

遗大投艰

yí dà tóu jiān

指交给重大艰难的任务。出自《尚书・大浩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给予重担。遗、投:交给。指交给重大艰难的任务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大浩》:“予造天役,遗大投艰于朕身

详细解释

一人元良

yī rén yuán liáng

指天子一人。出自《尚书・大甲下》:一人元良,万邦以贞。元良:天子。指天子一人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大甲下》:一人元良,万邦以贞。例子:《旧唐书玄宗纪》:~,万邦以定。为副君者,非此而

详细解释

元恶大憝

yuán è dà duì

原指大为人所憎恶。后指元凶魁首。出自《尚书・康诰》。《后汉书・陈蕃传》:“元恶大奸,莫此之甚。”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坏人。元恶:首恶;憝:奸恶。原指大为人所

详细解释

义刑义杀

yì xíng yì shā

适当的刑罚与死刑。出自《尚书・康诰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适当的刑罚与死刑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康诰》:“用其义刑义杀。”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
详细解释

不矜不伐

bù jīn bù fá

不骄傲自大;不夸耀自己。出自《尚书・大禹谟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形容谦虚谨慎。矜:自夸;自大;伐:自我夸耀。不骄傲自大;不夸耀自己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大

详细解释

无疆之休

wú jiāng zhī xiū

无限美好;无穷幸福。出自《尚书・太甲中》。一般作宾语,用于书面语。无限美好;无穷幸福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太甲中》:“皇天眷佑有商,俾嗣王克终厥德,实万世无疆之

详细解释

休休有容

xiū xiū yǒu róng

形容君子宽容而有气量。出自《尚书・秦誓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形容君子宽容而有气量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秦誓》:“其心休休焉,其如有容。”用法:主谓式;作

详细解释

不可向迩

bù kě xiàng ěr

不可接近。出自《尚书・盘庚上》。一般作谓语,形容人或事物让人难以接近。迩:近。不可接近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盘庚上》:“若火之燎于原,不可向迩,其犹可扑灭。”用法

详细解释

允恭克让

yǔn gōng kè ràng

既诚敬又谦让。出自《尚书・尧典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允:诚信;克:能够;让:谦让。既诚敬又谦让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尧典》:“允恭克让。”用法:作谓

详细解释

放牛归马

fàng niú guī mǎ

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。比喻战争结束,不再用兵。出自《尚书・武成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不再用兵。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。比喻战争结束,不再用兵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武

详细解释

多历年所

duō lì nián suǒ

经历的年数很多。出自《尚书・君奭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历时久远。历:经历;年所:年数。经历的年数很多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君奭》:“率惟兹有陈,保父有殷,故殷

详细解释

独夫民贼

dú fū mín zéi

残暴无道、祸害人民的反动统治头子。出自《尚书・泰誓下》。先秦・孟轲《孟子・告子下》:“今之所谓良臣,古之所谓民贼也。”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含贬义,指残暴的统治者

详细解释

贻厥孙谋

yí jué sūn móu

为子孙的将来作好安排。出自《尚书・五子之歌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贻:遗留;厥:其,他的;谋:计谋,打算。为子孙的将来作好安排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五子之歌

详细解释

和衷共济

hé zhōng gòng jì

大家一条心;共同渡江河。比喻团结一致;克服困难。出自《尚书・皋陶谟》。《国语・鲁语下》“夫苦匏不材于人,共济而已。”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比喻同心协力,

详细解释

心膂股肱

xīn lǚ gǔ gōng

心、膂、股、肱都是人体的重要部分,比喻亲近得力之人。出自《尚书・君牙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膂:脊骨。股:大腿。肱: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。心、膂、股、

详细解释

罚弗及嗣

fá fú jí sì

惩罚有罪的人不能株连他的子孙。出自《尚书・大禹谟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罚等。罚:惩罚,处罚;嗣:后嗣,子孙。惩罚有罪的人不能株连他的子孙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

详细解释

三占从二

sān zhān cóng èr

三个人一同算卦,听从其中两个人的意见。比喻听从多数人的意见。出自《尚书・洪范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分句,比喻少数服从多数。三个人一同算卦,听从其中两个人的意见。比喻

详细解释

孜孜不倦

zī zī bù juàn

勤奋努力;不知疲倦(孜孜:勤勉的样子)。出自《尚书・君陈》。《后汉书・鲁丕传》:“性沉深好学,孳孳不倦。”《三国志・蜀书・向朗传》:“乃更潜心典籍,孜孜不倦。

详细解释

裂土分茅

liè tǔ fēn máo

古代分封诸侯时,用白茅裹着的泥土授予被封的人,象征授予土地和权力。出自《尚书・禹贡》。孔颖达疏:“王者封五色土以为社,若封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,使归国立社…

详细解释

令出惟行

lìng chū wéi xíng

命令一发出就必须彻底实行。出自《尚书・周官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令:命令;惟:只。命令一发出就必须彻底实行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周官》:“慎乃

详细解释

诗以言志

shī yǐ yán zhì

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志趣。亦作“诗言志”、“诗以道志”。出自《尚书・舜典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志趣。亦作“诗言志”、“诗以道

详细解释

至再至三

zhì zài zhì sān

指一而再,再而三。出自《尚书・多方》。宋・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十二:“妾隔帘故邀其满引,至再至三,终不肯出。”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用于书面语。指一而再,再而三。

详细解释

克俭克勤

kè jiǎn kè qín

既能勤劳,又能节俭。出自《尚书・大禹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勤俭。克:能够。既能勤劳,又能节俭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大禹漠》:“克勤于邦,克俭于家。”用法:

详细解释

彝伦攸斁

yí lún yōu dù

伦常败坏。出自《尚书・洪范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书面语。彝伦:伦常;攸:语助词;斁:败坏。伦常败坏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洪范》:“帝乃震怒,不畀洪范九畴,彝伦

详细解释

垂拱之化

chuí gǒng zhī huà

旧时形容无为而治,天下太平。出自《尚书・武成》。《晋书・刘实传》:共虞任五臣,致垂拱之化,汉相萧何,兴宁一之誉,故能光降于当时,垂裕于百代。垂拱:垂衣拱手,比喻无所事事,不费力气。旧

详细解释

懋迁有无

mào qiān yǒu wú

买卖货物,互通有无。出自《尚书・益稷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买卖。懋:通“贸”,贸易。买卖货物,互通有无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益稷》:“懋迁有无,化居。”用法:

详细解释

反戈相向

fǎn gē xiāng xiàng

掉转兵器,相与对立。比喻帮助敌人反对自己。出自《尚书・武成》。戈:古代的兵器;向:对着。掉转兵器,相与对立。比喻帮助敌人反对自己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武成》:“前徙倒戈,

详细解释

反道败德

fǎn dào bài dé

违反正道,败坏道德。出自《尚书・大禹谟》:侮慢自贤,反道败德。违反正道,败坏道德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大禹谟》:侮慢自贤,反道败德。

详细解释

酣歌恒舞

hān gē héng wǔ

形容纵情歌舞,耽于声色。出自《尚书・伊训》。一般作谓语,形容纵情歌舞,耽于声色。形容纵情歌舞,耽于声色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伊训》:“敢有恒舞于宫,酣歌于室,时谓

详细解释

诪张为幻

zhōu zhāng wéi huàn

用欺骗迷惑人。出自《尚书・无逸》。一般用作贬义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。诪张:也作“侜张”;欺骗作伪。用欺骗迷惑人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无逸》:“民无或胥(与)X张

详细解释

股肱心膂

gǔ gōng xīn lǚ

指辅佐帝王的重臣。比喻得力助手与亲信。出自《尚书・君乐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助手与亲信。股:大腿;肱: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;心膂:亲信。指辅佐帝王的重臣。比喻得

详细解释

杀人越货

shā rén yuè huò

杀害人命;抢夺财物。指匪盗行径。出自《尚书・康诰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杀害人命;抢夺财物。指匪盗行径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康诰》:“杀越人于货,暋不

详细解释

弥留之际

mí liú zhī jì

病危将死的时候。出自《尚书・顾命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病危将死的时候。弥留:本指久病不愈;后多指病危将死的状况;际:时候。病危将死的时候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顾命
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