飞蛾扑到火上。比喻自寻死路;自取灭亡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到溉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蛾:像蝴蝶似的昆虫。飞蛾扑到火上。比喻自寻死路;自取灭亡
详细解释
见“枕戈尝胆”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元帝纪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用于处事。见“枕戈尝胆”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元帝纪》:“孤以不德,天降之灾,
详细解释
旧时过门三日之新妇,举止不得自专。因以喻行动备受拘束者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曹景宗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比喻句。旧时过门三日之新妇,举止不得自专。因以喻行
详细解释
指不食周粟的伯夷与叔齐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刘显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比喻句。指不食周粟的伯夷与叔齐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刘显传》:“之遴尝闻
详细解释
形容极目四处远望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沈约传》引《郊居赋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远望。骋目:放眼四望;眄:斜着眼睛看;流眄:转动眼睛。形容极目四处远望。 复制出处
详细解释
指作乱的人。出自《梁书・侯景传》。 其后侯景作乱,乘白马以青丝为缰,兵皆青衣,从寿春进军建康。见《梁书・侯景传》、《隋书・五行志上》。指作乱的人。 复制出处:《梁
详细解释
犹言砥节砺行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儒林传序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处世。犹言砥节砺行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儒林传序》:“建国君民,立教为首,砥身砺
详细解释
指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刘显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人或事物。出:超过;类:同类;拔:超出。指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。 复制
详细解释
恣纵己意,心想事成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中天竺国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同“随心所欲”。恣:放纵。恣纵己意,心想事成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中
详细解释
比喻没有事实依据的谣言所造成的疑虑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侯景传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谣言。投杼:抛下织布的梭子;惑:疑心。比喻没有事实依据的谣言所造成的疑虑。 复
详细解释
如云似海的愁思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豫章王综传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指愁思。如云似海的愁思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豫章王综传》:“窥明镜,罢容色,云悲海
详细解释
指心灵善美,手工灵巧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柳恽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质:本质;美手:好手。指心灵善美,手工灵巧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
详细解释
先秦到汉初有法、名、墨、儒、道、阴阳、纵横、杂、农九种学术流派。指上中下各品的人才和各种人物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萧子显传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各派人
详细解释
以橡实作饭,芜菁为羹。泛指饮食粗劣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安成王秀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生活等。以橡实作饭,芜菁为羹。泛指饮食粗劣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
详细解释
形容人遭受冤屈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武帝纪上》:朝权国柄,委之群孽,剿戮忠贤,诛残台辅,含冤报痛,噍类靡余。抱屈:受委屈。形容人遭受冤屈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武帝纪上》:朝
详细解释
烧掉尸骨,扬弃骨灰。形容非常仇视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侯景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形容非常仇视。烧掉尸骨,扬弃骨灰。形容非常仇视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
详细解释
刚正无私,不怕有势力的人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孔体源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人刚正。惮:畏惧;强御:有权势的人。刚正无私,不怕有势力的人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
详细解释
扬起眉毛,双掌合在一起。非常喜悦、珍惜的神态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任昉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抵掌:双掌合在一起。扬起眉毛,双掌合在一起。非常喜
详细解释
人越老对某事物的感情越深厚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王筠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弥:更加;笃:深厚。人越老对某事物的感情越深厚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
详细解释
罪恶积蓄成熟,像钱串已满。形容作恶多端,末日来临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侯景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形容人很坏。稔:成熟;贯盈:穿满了绳索,指到了极点。罪恶积蓄
详细解释
坚持错误而不觉悟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武帝纪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坚持错误而不觉悟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武帝纪上》:“若执迷不悟,距逆王师
详细解释
指规章明显一致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武帝纪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较:通“皎”,明显;画一:同“划一”,一致,一律。指规章明显一致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
详细解释
改变风俗习气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何胤传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改变风俗习气。迁:改。改变风俗习气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何胤传》:“兼以世道浇暮,争诈繁起
详细解释
谓抑制贪婪之风,劝勉良好的世俗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萧颖达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谓抑制贪婪之风,劝勉良好的世俗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萧颖达
详细解释
蒙受冤屈以后,心里满怀怨恨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武帝纪上》:朝权国柄,委之群孽,剿戮忠贤,诛残台辅,含冤报痛,噍类靡余。蒙受冤屈以后,心里满怀怨恨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武帝
详细解释
谓视听范围很远很广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武帝纪中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视听的范围很远。谓视听范围很远很广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武帝纪中》:“庶以矜隐之念
详细解释
形容马跑得极快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元帝纪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马跑得快。逐日:追逐太阳;追风:追赶风。形容马跑得极快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
详细解释
比喻情谊深厚,如同一家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萧子恪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人际关系。比喻情谊深厚,如同一家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萧子恪》:“我
详细解释
形容驰驱迅速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曹景宗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形容速度快。形容驰驱迅速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曹景宗传》:“觉耳后风生,鼻头出
详细解释
谓以河水倾泻于火。比喻以强大力量去消灭敌方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武帝纪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比喻句。谓以河水倾泻于火。比喻以强大力量去消灭敌方。 复制出处
详细解释
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。形容读书极快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简文帝纪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形容读书极快。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。形容读书极快。 复制出处
详细解释
插金珰,拖紫袍。指官位显赫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明山宾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地位显赫。珥:插;拖:下垂。插金珰,拖紫袍。指官位显赫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
详细解释
振起衣袖,拿起武器。表示为国效命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元帝纪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书面语。振起衣袖,拿起武器。表示为国效命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元
详细解释
粗劣的衣食。形容生活俭朴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太祖张皇后等传序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形容生活清苦。粗劣的衣食。形容生活俭朴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太
详细解释
指布套和器物都快装不下了。形容著述或书籍很多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徐勉传》:文章之美,得之天然,好学不倦,居无尘杂,多所著述,盈帙满笥,淡然得失之际,不见喜愠之容。帙:装书画的布套;
详细解释
客人挤满门庭。形容家里客人非常多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王暕传》:“时文宪作宰,宾客盈门,见暕相谓曰:'公才公望,复在此矣。'盈门:满门。客人挤满门庭。形容家里客人非常多。
详细解释
言词隐微而表达的意思很深远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刘之遴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说话或文章等。辞:文词,言词。微:隐蔽,精深。旨:意思,目的。言词隐微而表达
详细解释
团结一致;共同努力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王僧辩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含褒义。团结一致;共同努力。协:合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王僧辩传》:
详细解释
拔下头发,抽出肚肠。形容自引罪贵,表示悔恨,以求宽恕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伏顺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擢:拔。拔下头发,抽出肚肠。形容自引罪贵,
详细解释
白头到老也不变。形容人一生忠诚、坚定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何点传》:“新除侍中何点,栖迟衡泌,白首不渝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人的信念等。渝:改变。白头到老也
详细解释